特斯拉FSD系统问题频发 逆行闯红灯事故引发调查

2025-10-11

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对“特斯拉 FSD 系统问题频发、逆行闯红灯事故引发调查”这一现象做出概括性梳理。随后,文章将从四个主要方面深入剖析:一是 **技术缺陷与识别误判**,揭示为何红绿灯识别、车道判断等基础模块会出错;二是 **用户体验与干预机制失效**,讨论用户何时能干预、何时干预失败、人与系统的信任断裂;三是 **监管调查与法律责任**,梳理美国联邦机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等对 FSD 的调查进程、问责尺度与潜在法律风险;四是 **产业挑战与前景路径**,分析自动驾驶技术在安全、伦理、商业化落地等方面面临的瓶颈与可能走向。最后,文章将对整个事件及其背后的技术与制度意义进行总结。本文力图通过层层剖析,揭示这一轰动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也为未来自动驾驶安全治理提供参考和思考。

一、技术缺陷与识别误判

在许多用户和媒体披露的案例中,特斯拉 FSD 系统在面对复杂或异常路况时,常出现红绿灯识别错误、交叉路口判断失误等情况。这些“基本失误”令人质疑其核心感知与决策模块的稳健性。

例如,有车主在 FSD 模式行驶时,系统“看”到了红灯状态但依然冲进去,多次尝试在绿灯尚未亮起时提前驶入交叉口。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22turn0search11 在版本 13 早期测试中,就有报告说 FSD 在复杂交叉路口试图闯红灯,而 Waymo 则选择绕行该路口。citeturn0search4turn0search11

特斯拉FSD系统问题频发 逆行闯红灯事故引发调查

误判背后可能是多种因素交织。首先,摄像头在强逆光、太阳眩光、信号灯角度不正、遮挡或灯体污染下,可能导致红灯无法被精准判定为“红”状态。正如一些车主反馈,阳光直射到交通信号灯时,系统可能误将红灯识别为黄色或绿灯。citeturn0search7turn0search6 其次,在交叉口布局复杂、多信号灯重叠或存在方向差异(转弯灯与直行灯)时,系统可能将其所属车道信号误配到其他灯,从而判断错误。citeturn0search6turn0search22turn0search17 最后,在极端或边缘场景下,系统可能缺乏足够训练样本,因此在 “未见过的状况” 前表现不稳定。

此外,除了信号灯误判,FSD 有时在车道判断、交通标志理解、车辆间距和优先级判断等环节也容易出错。例如,在多个车道或车流密集的城市场景,系统可能把左转车道错误识别为可直行车道,从而直接驶入本不应驶入的路径。citeturn0search2turn0search11turn0search5 这些技术缺陷共同构成事故风险的根源。

二、用户体验与干预机制失效

特斯拉将 FSD 定义为“监督式自动驾驶”系统(Supervised),并强调用户必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而在实际操作中,系统的错误往往发生得太快、太隐蔽,用户往往难及及时反应。

许多车主报告,在系统即将闯红灯的瞬间,虽然屏幕上仍显示红灯状态,但车辆已经开始前行。此时即使踩刹车,也常常处于“已越线”状态。这说明用户干预并不能始终在事故前有效介入。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17turn0search5 有报告称,在 FSD 决策异常时,车主在目睹警示后才急忙踩刹车,却仍无法避免进入交叉口。citeturn0search11turn0search4

这种情况下,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信任关系很容易被破坏。用户在长期使用雷火竞技中,可能逐渐放松警惕,过度依赖系统,而当系统出现误判时,用户却可能措手不及。某些用户甚至公开表示,他们感到“不敢完全交给 FSD”,必须经常保持高度注意。citeturn0search5turn0search11turn0search22 此外,一些车主指出,特斯拉在产品设计上并没有足够清晰的“预警与干预冗余”机制,当系统预判失误时,缺乏足够的容错时间或主动退让策略。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实际使用中,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反馈不对称,许多决策过程对用户是“黑箱”操作,用户往往无法知晓为何系统在某个时刻做出“冲红灯”的判断。这种不可解释性,使得用户更难在事故边缘及时反应,也更难理解系统失败的根源。

三、监管调查与法律责任

随着 FSD 事故频发,特别是逆行、闯红灯等严重违法行为被曝光,美国联邦机构迅速介入调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展开持续审查。citeturn0search5turn0search22turn0search4

NHTSA 曾在 2023 年就 FSD 可能在“某些罕见情况下违背交通法则”的风险,向特斯拉发出召回请求。citeturn0search5 在一系列车祸和用户投诉被披露后,监管机构加大调查力度。部分事故甚至涉及死亡、伤亡,因此法律责任问题成焦点。citeturn0search5turn0search11

在法律责任层面,有若干复杂考量。若事故发生在 FSD 模式下,责任划分可能涉及车主(驾驶员)、特斯拉(软件提供者/硬件提供者)、保险公司、第三方基建(信号灯配置、路况管理)等多方。监管部门在调查中可能追究系统设计与测试责任,若认定存在瑕疵,可能要求召回、修正软件、赔偿等。

此外,特斯拉在被调查时的回应也备受关注。Elon Musk 曾在媒体采访中称,未来公司推出的 robotaxi(无人出租车)将进行地理围栏(geo-fencing),避免让系统处理不确定性过高的交叉路口。citeturn0search4 他表示,有些交叉口暂时不让 FSD 接入,或绕行而非冒险穿越。citeturn0search4 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承认当前系统在复杂交叉口上的局限性。

四、产业挑战与前景路径

从更广的产业视角看,FSD 系统频发问题并非特斯拉一家独有,而是许多自动驾驶技术在现实环境中普遍面对的技术与制度挑战的集中体现。

首先是安全边界和“完备性”问题。即便一个系统在大多数常见场景下可以正常运作,但只要在某些少见极端场景失效,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自动驾驶系统要做到“无失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设定适当的安全冗余、故障退避策略,以及实时干预机制,成为核心课题。

其次是伦理与责任界定。在无人驾驶时代,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当系统选择“避险路径”可能伤害一方或另一方时,背后牵扯伦理算法、价值判断。特斯拉 FSD 闯红灯事件提示,若系统本身在性能上具有缺陷,其责任可不能简单归咎用户。

第三,在商业化落地层面,FSD 要与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信号灯、路侧感知、车联网)协同。若仅靠车载摄像头和雷达/激光来判断复杂信号灯配置和交通流,难以覆盖所有边缘场景。未来发展可能更多借助 V2X(车路协同)信号灯通信、高清地图增强、基础设施升级等手段。

最后,是竞争与标准体系的博弈。在自动驾驶行业,Waymo、Cruise 等竞品倾向采取更保守策略,通过地理围栏、封闭测试区、严格上线标准等方式逐步扩展。特